季氏泓源志愿者赴广西传播健康行之三· 山青但水不秀的巴根瑶寨
- 索引:121
- 发布时间:2016-05-03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二十一号,到巴根乡瑶寨,这里山青水却不秀,这就是巴马东山乡卡桥村巴根瑶寨。巴根瑶寨,距离巴马县城60多公里,离开主干道公路还要翻两座大山,距东山乡政府2公里。这里住着十几户番瑶,他们生活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密林之中,九分石头一分土,人均耕地仅半亩左右,三分之二是在石缝里,碗一块,瓢一块,土壤瘠薄,易旱易涝,一直靠集蓄雨水过活,素有“三日无雨地冒烟,雨下三天被水淹”之说,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村里有不少“烂尾楼”和寂寞玩耍的学龄孩子。
2010年2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13日,正是农历除夕,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巴根瑶寨,看望群众,总理走后,巴马地税局响应党的号召,援建巴根屯家庭水箱18座,才基本解决了当地村民的饮用水问题。
巴根瑶寨,这是一个纯山沟的村庄,村中心有一个大亭子,是他们节日聚会的地方。这个村庄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他们每年三月三,五月二十九日有要举办活动。听说这里是瑶族铜鼓锣的发源地。
这里村民,关节、腰腿、妇科疾病很普遍,女孩结婚很早,十八岁已是两岁女孩的妈妈了。
季秦安老师和学生,给寨子第七代传人最年长的百岁老太太,调理腰部疾患,效果很好,老人痛苦不堪而来,高高兴兴的回家,一个劲的竖起大拇指称赞。给寨子百岁老人调理腰部疾患,解除了病痛折磨。
























































































































2010年2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13日,正是农历除夕,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巴根瑶寨,看望群众,总理走后,巴马地税局响应党的号召,援建巴根屯家庭水箱18座,才基本解决了当地村民的饮用水问题。
巴根瑶寨,这是一个纯山沟的村庄,村中心有一个大亭子,是他们节日聚会的地方。这个村庄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他们每年三月三,五月二十九日有要举办活动。听说这里是瑶族铜鼓锣的发源地。
这里村民,关节、腰腿、妇科疾病很普遍,女孩结婚很早,十八岁已是两岁女孩的妈妈了。
季秦安老师和学生,给寨子第七代传人最年长的百岁老太太,调理腰部疾患,效果很好,老人痛苦不堪而来,高高兴兴的回家,一个劲的竖起大拇指称赞。给寨子百岁老人调理腰部疾患,解除了病痛折磨。
而对面深山中,没有公路,没有马路,也没有平路,完全是高低不平石头路,有的地方则是石墙独木桥悬空,需要扶着石头侧身小心翼翼的越过。想一想,若干年后,木楼彻底消失,铜鼓己被深藏,山歌已经失传,没有人再会制作和穿戴民族服饰,这瑶族山乡,民族特色尽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