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功法、顺应四时和子午流注
- 索引:221
- 发布时间:2017-11-16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健身功法、顺应四时和子午流注
(季秦安老师在2008年研究会夏令营报告摘要)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
“子午”是十二地支的两个支,即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子为初,亦是阳之始,阴之终,是夜间23点至1点之间一个代时字。午为阳之终,阴之始,是午间11-13点。午时为最高点。子午不仅表示一天的昼夜的阴阳盛衰,也代表了一年四季的阴阳盛衰。子午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意义,说明了子午是阴阳转化的起点与界线。“流注”是指流动、灌注,也有集中的意思。这是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喻水流动向,随着时间的变换,阴阳各经气血有盛有衰表现,犹如海水的涨潮、退潮,有固定的时间。预知人体气血定期的盛衰的时间则比较困难,“子午流注”就是专门解答这一问题的。
--- 殷可敬·《针灸时间医学概论》
一、关于健身功法。
1、“抱球”站桩。
健身功法和气功一样,也是修炼强身的运动。“抱球站桩”是静功,是最高级修炼方法,也是最初级的。没有动作,动作幅度不太大,才能起到调整心神的作用。有动作,就要产生能量消耗。要没有消耗,既能补充营养,又能修身,只有静功。
人体,有一个圆的气场。“抱球站桩”就是一个气场,保持圆形,就形成气血在场内流动。我们身体有问题时,圆形破损,有缺口,这个场就破坏了。如拜佛,就是一个练功。它要求身体端正,“脚踏四块砖,两膝微微弯,双手合实如捧水,立身恰似头顶油”,气血循环才能通畅。站桩,是一种固神、固体、养神的方法,它调整五脏六腑的疾病,尤其对大脑的衰退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练站桩,要“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头顶中正”。脊柱要挺直,脊柱是人体的第二大脑,练站桩脊柱得到保护,也得到调整。
我们是“无观想派”,练功时头顶中正,任何事情都不要想,想东西就会偏激。要排除杂念,才能将大脑未开发的细胞激活,开发大脑潜意识功能。
做站桩时要:两脚与肩同宽,两膝微微弯,双手抬起与胸高,十指相对,五指分开像“龙掌手”,呈一抱球状。
记住“空、静、虚、无”。关键要放松,像骨架散了一样的感觉。
2、“三味真火”。
坐姿或站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举起,五指自然分开,手指向上,掌心向前,与肩同高。向前缓缓推动,平推平拉;双臂微曲不要伸直,再向后缓缓收回,推到原位。做7次。
向前为推火,掌心感觉发热,向后为收水,掌心感觉发凉。
地球有公转和自转,天体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所以治疗疾病时的方向、气场、时间也要不断的调整,炼“三味真火”,就能逐渐找到感觉、感受、体会。
3、静功。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小臂向前,掌心朝上,拇指、食指、中指向上,其余两指勾回劳宫穴,双目向前,心无杂念,静坐五分。
中指属火,为天;拇指属土,为地;食指属木,为人。天、地、人,日、月、星,精、气、神。易学有言:“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身三宝精气神”。“天地人一气、人为小天地、天人合一”,强身健体。
4、“一指禅”。
食指五行属木,五脏为肝。肝,西医认为使人体主要的化工厂,排泄解毒,吞噬细菌、异物重要的免疫器官;参与物质代谢,贮藏糖元,有造血和再生功能;分泌胆汁,也是内分泌器官;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藏血、肝藏魂、肝司生殖。
练“一指禅”,就是练肝脏功能。“肝主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就是锻炼、提高我们手指在触摸、按揉、点穴时的触摸能力和增加力度及渗透力。
坐姿或站姿,两腿紧贴,双脚并拢,脚尖稍分开。腰杆挺直,双目平视,松静自然,心平气和,排除杂念,腹式呼吸,均匀深长。注意要全神贯注,呼吸均匀,达到细、匀、长。宜在清晨练功,选择清净避风的环境,最好面对大山、大水面、大树。切忌汗出当风。
每个动作做7次,每次做一种动作,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①、孔雀开屏。
双手拇指与中指指尖相对成圆形,食指伸直,指尖与双眼平齐,其余两指随中指蜷起。双臂前伸,双手掌心相对,指尖向上伸直,与鼻同高。双臂缓缓向两侧移动,手指保持向上,掌心逐渐转向两侧,直至双臂伸直,要感到双手食指发胀、发麻,直觉得双臂发胀时,再缓缓收回到原位。双眼余光随手指移动。动作要缓慢、平稳、速度一致。连做7次。
②、一柱擎天。
双手食指伸直,手指动作同“孔雀开屏”,左臂缓缓向上移动,直至伸直,左手随着转动最后掌心向前,食指保持向上;同时,右臂缓缓向下直压,直至伸直,但右手食指保持向前伸直。双臂同时伸直后,双手食指、双臂感觉同“孔雀开屏”,再缓缓收回到原位。再变化动作,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动作一样。做7次。
5、“哪吒闹海”。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弯,左腿向前跨半步。双臂向前微弯,五指分开,掌心向下,顺时针水平转大圈,从身体右侧转到左侧,腰部同时扭动,像推磨一样,转7圈。然后换腿,右腿向前半步,动作相同,逆时针从左向右转7圈。
6、“擦玻璃墙”。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弯。双臂向前微弯,五指分开,掌心向前,顺时针与地面垂直转大圈,从身体右侧转到左侧,腰部同时扭动,像擦玻璃墙一样,转7圈。然后,逆时针从左向右转7圈。
7、练肩、腰部。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弯,双臂微弯,自然下垂,五指分开。向前提右肩向后转动,左胯部也随同转动;然后向前提左肩向后转动,右胯部也随同转动(与蒙古式摔跤准备动作相似),同样动作做7次;再向后提右肩向前转动,左胯部也随同转动;然后向后提左肩向前转动,右胯部也随同转动,连作7次。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弯,双臂微弯,自然下垂,五指分开。从尾椎开始,骶椎、腰椎、胸椎、颈椎前后波浪式、蛇形依次弯曲。连作7次。
8、拉、推气,转肾。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弯,双手抬起与胸高,双手五指分开,十指指尖相接,双手成一网球状。双手缓缓向两侧拉动,拉至与胸同宽后,再缓缓向中间推回。连作7次。
做完后双手捂眼(或耳、头、脸等不舒服部位)。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弯,双手抬起与胸高,双手五指分开,十指指尖相接,双手成一网球状。双手向前竖向缓缓转动,两肾随着意念同方向转动7次;然后双手向后竖向缓缓转动,两肾随着意念同方向转动7次。双手顺时针向右侧竖向缓缓转动,两肾随着意念同方向转动7次。双手逆时针向左侧竖向缓缓转动,两肾随着意念同方向转动7次。
9、吃东方之气。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弯,面向太阳升起方向。仰脖,嘴张开,大口吸气,同时双手抬起,五指分开,举向头顶,将新鲜空气咽入胃中,双臂落下。连作3次。
10、一般户外健身功法运动程序。
① 热身:练肩、腰部;“哪吒闹海”;“擦玻璃墙”。
② “抱球”站桩。一般面向东南。
③ 拉、推气。吃东方之气。
④ “三味真火”。
⑤ “一指禅”。
⑥ 练肩、腰部;“哪吒闹海”;“擦玻璃墙”。双手相搓,擦脸。
收藏于 2008-07-12
健身功法、顺应四时和子午流注
(季秦安老师在2008年研究会夏令营报告摘要)
二、顺应四时与子午流注。
我们人类生存活动于自然之中,就要顺应自然的节律,要按季节、四时进行保健、治疗、康复、修炼。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存,随着地球的自转和绕着太阳的公转,以及月球绕着地球的转动,位置也不停的变动。另外太阳系在银河系中也在转动,而银河系以及其他星球、天体都在不停的转动。
每个时辰,我们每个人所对应天体都是不同的,天体、星球对人身体所产生的感应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天体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如“午时”人体据太阳最近,心脏、血压受感应最活跃,变化就最大,而“子时”心脏、血压变化就最小。再比如遇大雪、大雾、雷电天气,天体对人体的感应,对人体气血循环必然会受影响。
寅时(3—5点),少阳始于寅,太阳初出,少阳为东,寅卯辰为东方。手太阴肺经在寅时最活跃,此时对肺的感应最强,我们做站桩、在手部反射区治病、按摩,背对东方,因肺在背部,对肺的治疗效果最好。
地球的自转一周为日节律,月球绕地球一周为月节律,地球饶太阳公转一圈为年节律。自然界的周期变化是生物环境的重要信号,生物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使机体与环境的周期变化相适应,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为适应宇宙、日月、星辰的引力,光热、辐射、气压等复杂变化地影响,而形成体内的生物钟节律。人的生活起居,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甚至对各种治疗的敏感性,都受这种节律的支配和影响。《黄帝内经·灵枢·逆顺》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所以我们要掌握好人体生物节律,在修炼、保健、治疗时效果就好,速度也快。
胆囊不好,直接影响不了心脏,而是胆囊影响了肝的藏血功能,使心脏供血不足,而影响了心脏。
再如,服药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叫你晚上12点服药,就必须晚上12点吃。因为这些药物有植物的,也有的是矿物,这些药物经过了多少年、多少个子午时辰,所吸收的地球能量也不同,发挥最佳药效的时辰也不同,错过了时间,就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效果。
站桩也要选择时间、面对的方向。因为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时辰不同,母亲的健康状况也不同,所感受的生物钟都不同。
妇女坐月子生的病,一般要再做一次月子才能治好,就是要返回坐月子的环境。
你若在某月某日某时发现不舒服,就在下个月同日同时治疗,效果就非常好。这就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打坐,就要找自己的方向。双手抱球,闭眼睛。心想手中的球在转,随意方向转,体会球在手中转时身体感觉是否舒服。再换个方向,做同样动作,找最佳感觉的方向。打坐、站桩、做治疗,都要找适应自己的方向。若感觉心特别慌,方向就不对劲。手中的球在转,实际是自己的场在转,是自己的身体气血运行在周围活动。
要学会利用“太极图”帮助自己,克服自己身体的不健康因素。道教的观、庵、院用的“太极图”,佛教的寺院、庙宇所用的“萬字符”,那是个宗教标志。几何形状,能产生一定的能量,并能吸收能量。“三角形”就包含一定的宇宙空间能量支撑它的作用。“太极图”不仅能吸收能量,而且也能释放能量。我们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完整的“太极图”。我记得有个报道,航天学院对人体大脑进行测试,发现人的大脑像一个蔚蓝的天空,有一个完整的“太极图”。“太极图,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它不仅能吸收整个空间的能量,也能调整我们自身。
将你的一只手心捂在另一手臂上,体验感觉。再将这只手举起,在掌心画一个“太极图”,又捂在同一部位,再体会感觉。若一边凉,一边热,说明身体正常;若更热,或更凉,提示阴阳失调,身体有病,就要在手部反射区认真检查,看最近那个脏腑功能失调。
汉字预测。汉字,不同的笔划会产生不同的能量和信息。每个人所写的名字都包含了这个人的全部信息。人体自己的场是圆的,那一笔一划若出了场,脱离了保护圈,就容易受伤。你所写的名字形状就像你的身体,姓是头部,中间的字是脏腑,最后的字是下体。
若脏腑有问题,对应的场就有缺陷。所以站桩、写字、治疗都要正规,规范。
练站桩,就要划好自己的场,按照自己双臂范围画个圆。做强身修练功,就是修补自己的场强,也是修补自己五脏六腑的缺陷,调整阴阳平衡,以强健身体。
在保健、康复、治疗施术时,在指腹、掌心划“太极图”,既能增强治疗效果,又能保护自己。要说明的是手部治疗不是万能的,要和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五行。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是气的五种运动方式,它不是形而下的具体的气,而是支配生命变化规律的形而上的道。五行可以互相制约,也可以互相帮助。
“木”,五脏属肝,来代表春季,气的展放运动。
“火”,五脏属心,来代表夏季,气的上升运动。
“土”,五脏属土,代表长夏,气的平稳运动。
“金”,五脏属肺,代表秋季,气的内收运动,因为金属密度大,象征着收敛和郁积。
“水”,五脏属肾,代表冬季,气的潜降运动。
春季“木”气的展放和夏季“火”气的上升是气的阳性运动,秋季“金”气的内收和冬季“水”气的潜降是气的阴性运动。
练站桩,双膝微微弯曲,不能僵直,也不能下蹲打死弯,僵直,筋腱绷得很紧,气血运行不畅,打死弯,大腿根、膝关节的血管、经脉、筋腱、神经都会受阻。
我们练功,不需要舌顶上额。因为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固有“一源三歧”之说。任脉出会阴其主干行于前正中线上至咽喉,向内沿中脉(百会至会阴连线)下行到胞中成一循环。
督脉出会阴其主干行于后正中线上至水沟入龈交,向内沿中脉(百会至会阴连线)下行到胞中成一循环。
冲脉经会阴,出于气街,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向内沿中脉(百会至会阴连线)下行到胞中成一循环;其支脉从胸中上行会咽喉,另一支脉从胞中向后,行于脊内。
收藏于 2008-07-12
健身功法、顺应四时和子午流注
(季秦安老师在2008年研究会夏令营报告摘要)
三、“一招救人”,几种疾病自己治疗的小方法。
椎间盘膨出、突出,会引起腰痛、下肢疼痛,甚至腹部疼痛,女性月经不调、子宫疾病,男性前列腺问题。
1、颈椎。
先在左手颈椎反射区找疼痛点,在拇指指腹划一个小太极,再用力按住疼痛点。把嘴张大,左右转动脖子,上下前后活动,再把嘴闭上,吸气,憋住,松开按压的手指,呼气。
2、胸椎疼痛,手背不上来。
同样的办法在左手找疼痛点,要找清楚是尺侧,桡侧,还是背侧。
①、若是在背部凸起疼痛,用力压住疼痛点,双手抬高过头顶,拉开胸椎,抬头,仰脖,向后背,双手也向后背,吸气,憋住,直腰身体回原位,松手,呼气。
②、若是向下凹陷,用拇指在掌背压住,食指在掌心顶住,将第二掌骨头稍向下用力压,双手向前伸出,身体向前倾,胸椎尽量鼓起。吸气,憋住,直腰身体回原位,松手,呼气。
③、若是尺侧疼痛,即胸椎左侧有毛病,在疼痛点向桡侧用力按压,双手举起,身体向左侧弯腰。吸气,憋住,直腰身体回原位,松手,呼气。
④、若是桡侧疼痛,即胸椎右侧有毛病,在疼痛点向尺侧用力按压,双手举起,身体向右侧弯腰。吸气,憋住,直腰身体回原位,松手,呼气。
3、腰椎。
糖尿病、血糖不稳定。多调整第三腰椎,顺时针按揉3—5分钟。
腰椎间盘膨出、突出,多发生在腰4、腰5之间和腰5、骶1之间,可分为中间型、偏左型和偏右型。
①、中间型膨出、突出,在左手腰椎反射区找痛点,用力按压,胸部向后仰,腰椎向前挺。吸气,憋住,直腰身体回原位,松手,呼气。
②、偏左型,在左手腰椎反射区找痛点,向右侧用力按压,胸部向后仰,腰椎向前挺,再向左侧弯腰。吸气,憋住,直腰身体回原位,松手,呼气。
③、偏右型,在左手腰椎反射区找痛点,向左侧用力按压,胸部向后仰,腰椎向前挺,再向右侧弯腰。吸气,憋住,直腰身体回原位,松手,呼气。
④、腰椎间盘膨出、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在手部臀部反射区找痛点,掐紧,吸气,向外活动同侧腿七圈,憋住,松手,呼气。
⑤、第三腰椎正中疼痛(腰椎综合症),找痛点,用力压住,不吸气、呼气,只活动腰,左7圈,右7圈,再前后活动7次。共21次,松手。
4、骨刺治方。
皂角两三个,捣碎放入瓶中保存。用适量的皂角碎末与老陈醋搅拌成糊状,涂于有骨刺部位(脊椎、膝关节等),用香薰,时间以醋味散失为度。同时配合在手部反射区按揉。每天1—2次。温度最好在以上,艾条温度低,不如香薰效果好。不主张用放射性的物理热源(红外线等),易致癌。
5、落枕。
心要狠,手要重,仁慈之心治不了。在脚部第四趾的趾肚尖两侧同时相对掐。速度要快,要很,猛一掐,刺激一下,胆经强刺激,患者自身猛地一动,自己调整。左侧落枕,在右脚做,右侧落枕,在左脚做。
6、脊椎滑脱。
一般向前滑脱,胖人发病多。患者俯卧,施术者一手压大椎,另一手压骶骨,向上、下两侧施力,压住。让患者吸气,腰椎就鼓起来,憋住,限制脊柱上下运动,松手定位,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