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季氏泓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医学成果 > 学术成果
0

偏瘫、心脏病的检查与调整 (季秦安)

  • 索引:230
  • 发布时间:2017-11-16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偏瘫、心脏病的检查与调整

(季秦安老师在研究会“义诊小分队”首次辅导班讲课。根据记录整理。)

      中华手疗网 http://www.zhslj.com/detail.asp?id=305

一、偏瘫。

偏瘫病人是老年福利院相对较多的病状,检查、调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看指甲。

要确诊,首先要看清是血栓还是栓子。

“甲诊”,观察双手食指指甲,从指甲跟向指甲尖观察。

1、指甲上有无突起的条纹,(一定是突起的竖条纹)。若有,提示脑血管硬化。

① 若突起的条纹在指甲上的桡侧,提示脑血管硬化的位置在前半脑;

② 若突起的条纹在指甲上的尺侧,提示脑血管硬化的位置在后半脑;

③ 若突起的条纹在指甲上的正中间,提示脑血管硬化的位置在后脑,脑干。是最危险的,硬化的血管压迫延髓。

若左手食指只有,提示在左侧前(或后)半脑,若右手食指只有,提示在右侧前(或后)半脑。

检查发现有以上现象,建议患者尽快去医院检查治疗。

2、栓子、血栓。

如果在突起的竖条纹上发现有白色的点,有的还有闪光,即为栓子,有几个点就有几个栓子。若形状如鱼鳞状叠压。提示形成脑血栓。

3、出血点。

若在突出的竖条纹上有鲜红的点,有脑出血现象,不要按摩,马上送医院治疗。

注意判断方法,一般大面积梗塞为毛细血管阻塞,患者胳膊是硬的,搬不开。主干血管堵塞,手臂是软的,抬不起来,滴沥当啷的。

(二)、问诱发原因。

问他(她)们疾病的诱发原因。一般有五种原因:生气、劳累、紧张、兴奋、跌倒。

1、生气。

生气、发火就会激动,血液循环不好,造成血管痉挛,猛然收缩,栓子堵塞。

治法:解痉挛。

手法:点按刺激,脑垂体、头部。也可再点按松果体、下丘脑。

脑血管痉挛,可在脑垂体反射区触摸到条索状。

注意,右手反应头部的右半部,左手反应头部的左半部。一般在健康的手上调整,在病侧手上患者感觉太疼痛。

2、劳累。过度劳累(包括长途旅行等)容易造成大脑缺氧。脑部血液循环慢,易造成空挡、缺血,加重了心脏负担,心脏搏动慢,造成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

手法:揉,脑垂体、头部。

3、紧张。心情紧张,血管收缩,但不痉挛,易造成血管狭窄,血液流速慢,血流不畅,血管膨胀压迫神经。

治法:舒张血管。

手法:推、按。脑垂体、头部。

4、兴奋。过度兴奋,心跳加快,大脑缺氧,易将栓子推到血管狭窄处。

治法:疏通血管。

手法:按揉。脑垂体、头部。

5、跌倒。

头部受撞击,一是产生水肿挤压血管,这样状况若输液,病状会加重。另一情况是产生淤血,挤压血管。(头部有良性肿瘤,若不影响思维、肢体活动,最好不要动手术。)

治法:先解决头部水肿或淤血现象。

手法:按揉、按压。脑垂体、头部。

(三)、问既往病史。

问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头部外伤史、血液粘稠、高脂血症、脑血管硬化等,原来是否就有血栓或栓子。

(四)、治疗偏瘫的三大要素。

1、手部腘窝反射区(加踝关节),无名指为主。滚动手法2分钟;

2、手部髋关节反射区,无名指为主。按揉手法2分钟;

3、手部臀部反射区,无名指为主,按揉手法2分钟。

加调整脑垂体2分钟、头部2分钟,一只手10分钟。

偏瘫的病人腿动不了,要在偏瘫侧腿的脚掌用牙签等物刺激,激活病侧神经,使其自主活动,一紧张,一松弛,恢复自主肌肉运动。

还要做好整体调整,肝主筋,脾主肉,做肝、脾反射区的调整,还要做腰椎、骶骻的调整。肝,逆时针按揉49次;脾,顺时针按揉64次;腰椎,推按59次;骶椎,推按59次。

施术要用技巧来完成,用小刮板、小棒等工具,四两拨千斤,不能纯粹用蛮力气,要注意自我保护。

(四)、跌倒形成的偏瘫,病人双上肢能活动,而双腿不能动,一般不是头部问题,而是腰部问题。双腿不能动,大小便失禁,是高位截瘫,原因是腰椎关节错位,不是椎管梗阻。双上肢能动,而且有力,证明颈椎以上神经功能正常。

要了解、分析患者跌倒前的姿势,如何跌倒的,哪个部位先着地、墙壁、床、桌等物体,身体是向那一侧跌倒的等等,判断偏瘫的真正原因。先要问,找原因,分析症状。诊断靠“一看、二问、三摸”,偏瘫的原因不同,手部食指指甲形状、条纹、颜色也不同,要认真观察。

(五)、脑出血后的偏瘫。

大面积脑出血后的偏瘫,患者受刺激、兴奋,心情激动后容易造成血管第二次破裂,较难掌握,一般不要做手部调整。

这类患者不好翻身,平躺的较多,可让患者自己常搓手背。

小面积脑出血后的偏瘫病人,上肢不能动的,手抬不起来,可在手部腕、肘、肩关节滚动;在第二掌骨桡侧揉动。

下肢不能动的,做腘窝、髋关节、臀部调整。

(六)、偏瘫后不能说话。

1、重力度刺激舌根反射区;2、按揉双肾;3、推耳朵,从耳反射区沿耳中线(感情线)向桡侧推按至终点。(耳鸣,捻揉舌根。)

(七)、偏瘫后吞咽不好。

1、做舌根;2、做耳朵,用棉签的棉花绒在耳朵内刺激,咽部反射性就能下咽。

(八)、下肢水肿。

下肢血液循环不好,腹股沟血管堵塞,有栓子存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手法,多搓,按揉腹股沟及其反射区。

有些病人平躺时,上臂活动较好,而站立时却动不了,原因是地球引力和重心下坠力。

收藏于 2008-11-16

偏瘫、心脏病的检查与调整()

·        空间

偏瘫、心脏病的检查与调整

(季秦安老师在研究会“义诊小分队”首次辅导班讲课。根据记录整理。)

二、心脏病。

(一)、食疗(降血脂方)。

白萝卜(水萝卜,纯白不要青色萝卜)一个,切成两截,分开榨汁。早上空腹喝头部半截榨成的汁,晚上睡前喝尾部半截榨成的汁,一天一个完整的萝卜。每月连喝五天。

(二)、触摸判断心脏病类型。

心脏反射区(左手)。

1、触摸到两条竖着间距很近细条索状(横摸),尤其在左侧明显。

提示:二尖瓣狭窄,有风湿性心脏病。僵硬一点多属先天性;较柔软为后天性的。

2、触摸到两条竖着间距很近细条索状(横摸),同时又触摸到结节状,尤其在两条索之间,或周围。

提示:二尖瓣封闭不全。

3、触摸到两条竖着间距很近细条索状(横摸),同时又触摸到包块状。

提示:心房肥大。

4、触摸到包块状。一般左侧较多。

提示:心室肥大。

5、触摸到较宽,柔软的条索状,(或竖或横)。

提示:心脏肥大。

6、触摸到较硬,可活动,竖着或斜行的粗条索状。

提示:冠状动脉硬化或狭窄。

7、触摸到斜行,较硬的粗条索状。

提示:冠状动脉闭锁不全,易造成回流血。

8、触摸到月牙形条索状。

提示:房室传导阻滞,(应安装起搏器)。

9、触摸到“L”形条索状,(东北吉林、哈尔滨等地较多)

提示:为满族旗人“靴形”心脏。这不是病。

(还有直立柱形,心尖朝下;有人肝脏在左侧,在右手摸不到;有人脏腑位置与常人不一样,在胸腔内左右换位,在手上能摸到。)

10、白色点状,提示心肌缺血;

浅红色点状,提示心肌炎初发期;

鲜红色点状,提示有心脏炎症,(心肌炎);

青紫色,提示有早搏;

紫红色,突然出现紫红色,提示有房颤;

凹陷,提示心气不足,心动过缓;

凸出,提示心动过速;

反射区有横向条形棱状,提示心律不齐;

触摸到点状二、三个小结节,提示心肌供血不足;

触摸砂粒状,提示心脏有炎症。

11、触摸到两条间距很近的细条索状,为二尖瓣狭窄,并同时反射区发青或灰色,尤其在左侧明显。

提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肥大,多数二尖瓣狭窄。

12、说明:

① 在心脏区触摸,要按“米”字形全方位触摸。要细心体会,感觉;

② 心室肥大,多数为心肌增生,尤其在心尖处不超过,就不要紧,超过就有问题;现在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大,快节奏,竞争激烈,心脏病也年轻化;

③ 高血压病人长期服用降压药,人为因素降压,就易成为高血压心脏病,心肌增生,发展为心肌僵硬,无弹性,导致心脏活动衰竭。高血压心脏病不易治疗;

④ 检查诊断时注意询问,患者左臂内侧的感觉,沿心经是否有向小指放电,发麻的感觉,小指尖针刺一般痛。还有的人心经有一条红线,从手指末端向肩部延长;有的人左肩部或左背侧放射痛。

⑤ 心脏病患者,拔牙时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后边的大牙(恒齿),极易诱发心脏病突发。先感觉要拉肚子,在厕所突然牙关咬紧,心脏病发作。

隐形心脏病(无症状)心电图做不出来,要做心脏彩色B超。

(三)、心脏病调整办法。

1、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早搏、房颤。(功能性)

手法:按压法(一按一压)。35分钟,频率:6070/分钟。

2、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心脏肥大。(器质性)

手法:按揉法(一按一揉)。35分钟。频率:6070/分钟。

3、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冠状动脉硬化、心脏回流血、风湿性心脏病。(实质性)

手法:离心方向刮一下,顺时针方向揉一下。35分钟。频率:7080/分钟。

(四)、小验方。

用自己的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相对成圆形,就是自己用碗的直径大小,盛两碗水,倒在锅内(不要用铝锅),放三头大蒜,煮沸,熬成一碗水就可以了。把蒜拿出,放一撮黑红糖(患者自己用五指捏),喝熬蒜水。每月连服七天。最好在中午11-13点(午时心经当令)服用,效果好。

房室传导阻滞,每晚喝8钱白酒,长期坚持,效果很好。

血糖高,调整第三腰椎。因为胰尾在第三腰椎的左侧,若第三腰椎偏左,影响胰岛素分泌,造成血糖高。手法做第三腰椎牵引术。

灰指甲,免疫功能差,将大蒜(最好用紫色独头蒜)切成片,置放氧化15分钟后,捂在病灶处包裹好,或将大蒜捣成浆状涂在病灶处,包裹好。

腿部疼痛,不能抬起,若是骶胯原因,偏向左侧,就在手部骶骨反射区扎针止痛。不只是在左侧扎,左右都要扎,止痛效果很好。若只扎左边一侧,扎针处特别痛。

收藏于 20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