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手诊手疗法与临床检验指标的对比观察 (陈廷梅)
- 索引:237
- 发布时间:2017-11-16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季氏手诊手疗法与临床检验指标的对比观察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反射疗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陈廷梅
http://www.handmed.net/Index.asp 季氏手疗网
近年来,笔者将季氏手诊手疗法与临床检验指标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本组供试样本 168 例,其中男 58 人,女 110 人;年龄最大 76 岁,最小 35 岁,平均年龄 5 7.8 岁。均为城镇中老年人以及手部诊断疑似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血液粘稠度高者,另有部分健康查体者。检查项目包括甘油三酯定量,胆固醇定量,高密度酯质胆固醇及低密度酯质胆固醇定量、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粘度值等项目。
检查所采用的仪器为:生化分析仪:日立 717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定量(正常值 0.5 ~ 1.7mmol/L )、胆固醇定量(正常值 3.6 ~ 5.8mmol/L )、高密度酯质胆固醇(正常值 0.8 ~ 1.8mmol/L )及低密度酯质胆固醇(正常值 2.33 ~ 3.37mmol/L )。血流变仪:上机检测全血粘度值高、中、低切变率、血液粘稠度值及血浆粘度值等项目。
2 、方法:反射区诊断:手部甘油三酯反射区、手部胆固醇反射区及手部血液粘稠度反射区。
诊断标准: ① 常人指肚与大鱼际、小鱼际及掌根部位色泽应基本一致,如果指肚发红或暗红色为血酯高,指肚有白色点片属甘油三酯增高。 ② 指肚有暗紫色、暗灰色为胆固醇增高。 ③ 掌指与手心部位色泽应基本一致,如果指肚下横纹到指根部发青色、青紫色、青兰色或出现暗色斑点为血液粘稠。
结 果
手部反射区诊断结果显示: ① 指肚发红有白色点片者 ② 指肚发暗紫色、紫灰色斑点者; ③ 指肚下横纹到掌根发青色、青紫色、青兰色或出现暗色斑点者共 136 人,占总人数的 80.9% 。化验结果指标异常者 137 人,占总人数的 81.5% ,手诊反射区异常与化验指标异常的符合率接近 100% 。其中甘油三酯异常者占 50.2% (最低值 0.6 mmol/L ,最高值 5.76mmol/L );胆固醇异常者占 61.5% (最低值 3.62 mmol/L ,最高值 7.12mmol/L );全血粘度值异常者占 52% (其中高切粘度增高占 13.6%, 最高值达正常值 2 倍);低密度酯质胆固醇增高者占 70% ,低切粘度值增高者占 47.6% ,血粘度检查与手诊总符合率为 72.4% ,多数血液粘稠度值均在低切变率时偏高。
讨 论
通过对部分人群(健康查体及疑似各项指标增高者)的手部反射区诊断,甘油三酯增高、胆固醇增高、血粘稠度增高等均能使相关反射区发生异常改变,符合率接近 100% 。空腹抽血化验检查血脂全Tao(包括高密度酯质胆固醇及低密度酯质胆固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统计结果显示与手部反射区诊断法符合率较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检验结果超过零点几时,手部反射区诊断已疑似增高,尤其是血粘稠度增高时,反射区显示从指肚到指根出现淡青色改变,颜色深于手心者,化验结果均显示有不同程度增高(低切全血粘稠度值偏高或增高)。笔者由于初学季氏手诊手疗法,尚缺乏大量临床资料比照验证,但从小样本观察结果已能说明,运用季氏手部诊断法在临chuang上是可以作为检测手段的。当疾病发展到 10 ~ 20% 时,手部反射区已经发生了生理和病理性改变,也就是说每个人身体的异常改变首先出现于手掌,对手掌部位脏腑组织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进行观察,可以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而达到诊断之目的,既节省时间又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易掌握。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各阶层人士学习采用,尤其在偏远山区及医疗条件差、经济负担过重的人群中推广普及,更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