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述季氏太极香
贾生华(化学教授)
自:中华秦安自然养生网http://www.zhslj.com/html/2011-9/N4422.html
(一)季氏太极香的特点
在季氏疗法中,季氏太极香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治疗范围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肿瘤等等,其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欢迎。把季氏太极香疗与季氏脊柱疗法相结合更是相得益彰,疗效更为神奇,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季氏太极香能有非同一般的疗效,自然与它的制作特点密不可分。
季氏太极香是由季氏疗法掌门人季秦安先生所创制,香由许多种草药组成,其气味芳香浓郁,外观颜色纯正(不含任何色素添加剂),香体粗壮且长,长度为240毫米,直径24毫米,香质结构密实,机械性能强,耐压不易碎,方便携带。该香由五条细香盘旋而成,横截面显五瓣梅花状,燃烧后形成五个热力点。此五个热力点的作用相当用“太极五行梅花针”施治,燃烧后的热气流可形成螺旋形流动,可治五脏六腑之疾患。一枝香可以持续燃烧3小时左右,并伴有浓郁的芳香气味,产生的烟气稀薄,对环境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季氏太极香燃烧时火力十足,有效辐射范围约为20公分,渗透能力强,其燃点中心温度可达800℃左右,而且药力也十分显著。
更值得关注的是季氏太极香燃烧能产生“砖红色”火焰,可辐射出630—670纳米的红光波,其峰值为650纳米。现代科学实验证实,650纳米红光,是人体吸收的黄金波段,最易被人体吸收。在如此强大的光、热、药的合力作用下,势必会迅速被人体组织细胞吸收、活化,并产生光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激发诱导活化酶的生成,促进人体细胞蛋白合成增加、新陈代谢增强,提高肌体的免疫功能。这无疑对人体是有益的。
已故的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针灸专家周楣声教授,在用灸治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时,组织了一些科研人员,对灸治的治疗机理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明确指出灸治法具有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抗休克,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和纠正体液代谢紊乱等多方面的作用。季氏太极香在灸治时,具有药力足,火力强,穿透性好的特点外,又能产生辐射及易被人体吸收的黄金波段——红光波。所以更能有效发挥以上作用,产生非常的疗效。
(二)季氏太极香临床应用之我见
就我个人来说,是一位中医爱好者,以前对灸法治病了解甚少,近一两年才开始涉及,我用季氏太极香为自己和家人、亲戚朋友治了一些病,觉得效果很好。现举例如下:
一、患者贾××,男,60岁,我的弟弟。2009年底春节前打扫房上卫生时,不小心从梯子上跌下,致左下肢骨折,在县中医院治疗后出院在家休息。因不能下床活动,长时间卧床,形成腰痛,下肢浮肿。我便用季氏太极香为其试治。施治穴位:阴交、中注(双)、命门、肾俞(双),每穴施灸15分钟左右。施灸过程中他感到像扎火针一样,但很舒服,当晚排尿量大增。次日下肢浮肿消退,在床上翻身也不觉腰痛了。后嘱其家人为之施灸了两三次,便能下床活动,不久骨伤也愈合了。由此例可以看出太极香保护肾功能是很强的。中医认为肾主骨,主水,肾功能的恢复可以顺利排尿,促使骨伤愈合,肾功能正常了,腰也就不痛了。
二、患者王××,男,59岁,邻居。2010年底脚趾被车压坏,住院治疗多日。出院后至2011年4月脚趾骨伤没有愈合,走路一拐一拐。我偶然碰到他,得知此后,便送他一支季氏太极香,让其在脚趾受伤处直接施灸。几天后碰见他,他激动地说,真灵,太极香治骨伤有特效,现在我的脚全好了,能走路了。这又说明太极香对骨伤的消炎和愈合有很好的作用。
三、患者贾××,男,45岁。我侄儿。受风寒感冒,出现头痛、发烧,腿软,膝痛,鼻塞等症状。我说用太极香试试吧,选了他的太阳(双)、迎香(双)、大椎、风池(双)进行灸治,每穴十分钟左右,不一会只见他汗出、热解、鼻通了,腿也不痛了。他非常惊讶,说:没想到香灸效果如此神速,不到一个时辰便治好了我的感冒。他又说,以前每次感冒要吃药、打针,至少也的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好,有时会更长,得一个月左右。由此可以对照看出香灸治疗的优点,能有效抗击病毒的入侵,而西医惯用抗生素来杀灭病毒,岂不知抗生素的滥用会对肝肾功能产生很大的损害。且目前很多人已产生了抗药性,抗生素在他们身上已不起多大作用了。
四、患者张××,男,一岁半。妻侄女之子。患湿疹相当严重,头部、面部、腹部、背部全出现了疹斑,孩子觉得很痒,用手乱抓,有的地方疹斑溃烂,流黄水。曾带孩子到市儿童医院和市二院治疗了多次,毫无效果。孩子的奶奶、姥姥、爷爷、爸爸、妈妈都很着急,很心疼。我到他家走亲戚,他们家人问我有什么办法,我想了一下说,用季氏太极香灸治。可孩子家人说,孩子太小行不行,烧坏了咋办。我说,等孩子睡着后再灸,不会有问题,灸前在疹斑处涂抹上生姜汁效果会更好。我从疹斑的走向分析,孩子脾胃运化失调,才造成湿疹,便选以下穴位,中脘、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神阙、风池、大椎、止痒穴(奇穴)、脾俞、胃俞、合谷等穴,让他们每次选用三至五穴施温和灸,每穴十分钟左右。灸治三天后,只见孩子疹斑处出现水泡,水泡破后往外流水,但孩子已不痒了。家长见后心中害怕,便停止灸治。过了几天,水泡褪去,皮上结痂,随之结痂脱落显出皮肤,皮肤光洁完好,至此孩子湿疹痊愈。一家人喜出望外,对太极香的疗效有了敬佩之情,还主动向我们索要。湿疹是病毒外邪侵入机体所致,但用太极香能有效地治愈如此之严重者实属罕见。
五、患者唐××,女,63岁,弟妻。偶然被毒蜂蜇伤,在村卫生所打了消炎、止痛针,第二天,颜面肿胀,两眼眯成一条缝,视物困难,面部疼痛且伴奇痒。恰好我在家,就用季氏太极香在她的面部患处直接施灸。不一会,只见她面额部有毒汁渗出。灸了半个多小时,流出约十几毫升毒液,作罢。当时她也觉得不痛不痒了。第二天,面部肿胀消失已尽。由此可以看出太极香可以提高机体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调整体液代谢紊乱,消炎止痛。
六、患者朱××,女,65岁。我妻。儿子曾用季氏太极香和季氏疗法为她治好了颈椎椎管狭窄引起的上肢麻木和“老寒腿”,对季氏太极香的疗效深信不疑。她从小时手掌就患有怪病,每到夏季掌心便生出米粒大的疹点,奇痒,并不断向外渗水。直至秋天疹点消褪,手心要褪一层皮,每年如此。有人说这是鹅掌风,但多方求治无效。去年(2010年)夏天,她突然想用季氏太极香试一试,想不到奇迹出现了。她只灸治了两次,便没有出现疹子,一切正常,她有说不出的高兴。今年夏天来临前,用太极香灸治了几次,结果很好,掌心再也不出疹子了。
七、下面是我给自己用太极香治疗的事例。
(一)、用季氏太极香灸治好了我的灰指甲。
我左手大拇指和无名指感染灰指甲多年,曾用“亮甲”药治疗,无效。我也是抱着试一下的态度,用季氏太极香直接对准“灰甲处”施灸,只两次。过后不几天,“灰甲”褪落,甲根部生出新甲。近日我修整了灰甲,再灸了两次,并用指甲花染甲。结果新甲慢慢长出,老甲慢慢褪去。这再一次说明季氏太极香火力大,可渗透甲内,杀灭真菌。
(二)、糖尿病与并发症的灸治。
我患糖尿病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由于自我控制的比较好,所以没并发症,肝、肾、心、脾、肺均正常,心脑血管也正常。可是随着年龄的变化,2011年初体检时,发现心脏供血不足,血粘度偏高。随后又出现手足冰凉等并发症迹象,于是我开始用季氏太极香来纠正这些不良现象。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王全年在他的《脏腑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这样指出“五脏是肺、肝、脾、胰、肾,五腑是肠、胃、膀胱、胆、心”,并且把胰和脾严格加以区分。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脾具有运化功能是不对的,它只不过是淋巴系统的一个内分泌脏器,不参与消化,更不参与运化。而胰脏是真正参与消化与运化的重要脏器。根据王博士的观点,传统意义上的脾经,理应归属于胰脏,在传统脾经循行线上寻找合适的穴位必然可以调节胰脏的生理功能。
糖尿病是胰脏运化功能不全的表现,胰脏功能欠佳,便不能把糖有效的转化为营养物质,而使多余的糖变为“糖毒”损害身体。
王全年博士认为胰脏的五行属火,是运化动力的源泉,糖尿病病人胰脏运化动力不足是糖尿病的病根,若能提高胰脏运化的功能,血糖和并发症自然会得到控制。
胰脏运化动力不足,在中医看来是阳气虚弱的表现。因为只有阳气充足,才能化生万物。根据阳生阴长之理,只有胰脏的阳气充足,才能化糖为营阴以滋生身体。所以,我个人认为糖尿病病人的本质是阳虚,不是阴虚;阳虚不能化生津液,故显得口渴,阳虚不能消解糖分,才使血糖升高,大量糖分从尿中流失。因而,人显得消瘦无力。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设法补充病人的阳气。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记载:“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灸灼第一。”真元即阳气,认为补阳的第一法宝乃是灸治。
依照以上推理,我在传统足太阴脾经(即胰经)循行路径找出以下穴位,用季氏太极香施灸,每穴灸15分钟以上,个别穴位灸30分钟。具体穴位:
1、隐白(足太阴之井穴,五行属木)。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针灸甲乙经》说:“腹中有寒气,隐白主之;饮磕身伏多唾,隐白主之”。灸此穴可生火,对胰脏阳气有恢复作用。
2、大都(足太阴之荥穴、五行属火)。第一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备急千金要方》曰:“后闭不通,灸足大都随年壮”。灸之可以加强胰脏之火力。(随年壮,指随年龄的大小而决定艾灸的壮数。)
3、公孙(足太阴之输穴,五行属土)。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底前下方凹陷处。此穴络穴,联络胃经,与冲脉相通,可提高消化功能。《针灸甲乙经》:主腹中胀,食不化。灸公孙穴,对肠胃运动有双向调整作用。
4、然谷(肾经荥穴,五行属火)。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前下缘凹陷中。可以有效运化五谷,消解糖分。主治糖尿病。
5、漏谷(足太阴之穴)。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也是小腿全息反射胫骨内缘血糖调理区。治疗“完谷不化”,灸此穴可有效防止五谷营养成分的流失。
6、三阴交(足太阴之穴,三阴经交会穴)。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灸此穴,可提高肝胰肾之阳气,利于糖分消解。
7、合谷(大肠原穴)。全身要穴之一,《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手背部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心点。可促进胃蠕动增强,调整胃分泌功能,肠道对营养的吸收。
8、地机(足太阴之郗穴)。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备急千金要方》:“太阴郗主腹满积聚”。此穴顾名思义,足太阴之机关所在,气血深聚之要穴。
9、足三里(胃经合穴、下合穴)。全身要穴之一,屈膝,自犊鼻直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此穴作用广泛,适于各种疾病。
10、关元(任脉经穴、小肠募穴、任脉与足三阴交会穴)。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备急千金要方》:“主寒气入腹”。主肾间之动气,即三焦之阳气,对全身阳气的提升作用很大。调理肠道。
以上十穴可以轮换选用,每天三至四穴,不必全用。另外足底胰脏反射区也是必灸之处。
经过两次灸治,我的手和脚就不再凉了。我自觉心中高兴,坚持了十几天,每天按以上穴位轮换施灸。最近到医院做了一次检查,结果肝肾功能健全,血流变指标全部正常,血糖也正常,空腹血糖在4.6---6.0之间,餐后两小时8.0—9.0之间,不时出现血糖偏低的现象。我准备减少降糖药的用量,以防止血糖过低。
由此看来,我的思路是正确的。能产生这么好的作用,当然与季氏太极香的特点分不开,它药力足,火力强,穿透能力好,其产生的光和热以及药气易被吸收,因而能很快提升机体的阳气,为胰脏提供运化之动力。
关于用太极香灸治肝病的设想
周楣声教授认为,对急慢性肝炎及肝区疼痛者,灸治均能收效,不仅可使肝痛当即缓解,而且经十多次治疗后,肝功能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或正常。他常用组穴是以腹背相应诸穴。如,腹部选日月、期门、章门,背部选肝俞、胆俞,手足十指尖可参伍应用。据此我认为,用太极香施灸效果肯定好。另外鉴于我们以前在治疗肝病中使用的“玉丹丸”对黄疸肝炎、肝硬化等有着显著疗效(凡经过我们治疗过的病人都已康复),若能在季氏太极香施灸治疗同时,再内服“玉丹丸”,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不过这一想法还得从长计议,等待时机成熟,方可实施。
(以上只供季氏疗法内部交流使用。)
附:
【奇穴·止痒穴】
止痒1:大肠经“曲池”穴上1.5寸。
上臂外侧桡侧线,屈肘横纹头外侧凹陷上1.5寸。
止痒2:“血海”内侧1寸。
大腿内侧,腘窝横纹上2寸,股骨内上髁上方内侧1寸处。
治痒:大肠经“臂臑”穴上2寸。
正坐,自然垂上臂。位于上臂外侧,肩峰直下与腋前皱襞相平处。皱襞是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腔面形成的突起。
止痒穴:耻骨联合旁开2厘米,左右各1。
参考文献:
【Ⅰ】正安激光答疑,p2-4.
【Ⅱ】周楣声《灸绳》,P22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