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季氏泓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保健知识 > 自我保健
0

季秦安手诊手疗法,带你走进手诊的神奇世界

  • 索引:377
  • 发布时间:2017-11-21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学习手诊养身康复保健,必须懂得中医基础理论,包括藏象学说。传统养生是历代养生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践经验吸取各学派的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的原则。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顺其自然、神形共养、调和阴阳、通经活络、节欲保精、调和脏腑、益气调息、动静适宜、身心调养等等,使养生的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养生的方法和技能更是丰富多彩,手诊手疗就是其中一种。

 

    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手指按中医五行“土、木、火、金、水”分开:大拇指为五行土,指尖代表脾,指跟代表胃;食指为木,指尖代表肝,指跟代表胆;中指为火,指尖代表心,指跟代表小肠;无名指为金,指尖代表肺,指跟代表大肠;小指为水,指尖代表肾,指跟代表膀胱。

 

1.大拇指(脾、胃):

 

    先看后按。看指肚,指腹鼓、圆,脾脏功能亢进;指肚按压后发白,弹不起,干瘪凹陷,脾气不足,功能虚弱。指跟(近节指骨段掌面),胃,主要看纹理。大多人光滑,若纹理凌乱,皮肤粗糙,胃消化系统失调,引起头晕、失眠、多梦。

 

治疗方法:推拇指近节指骨段,向心方向推78 分钟。两手交替,共做 1516 分钟。

 

2.食指(肝、胆):

 

    五指并拢,看食指是否弯曲,食指弯曲,注意肝脏是否有问题,有问题不等于有病,可能肝疏泄功能失调。指尖弯曲,肝脏可能有实质性的问题,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整个食指弯曲,这人脾气较大,爱发火,有时不讲理,不好交往。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性格较急躁。肝阳上亢,火气大,小心眼,心胸狭窄,饮食方面腹胀,不思饮食,在气血方面,女同志月经不调,易发乳腺瘤、子宫肌瘤。食指与中指近节指骨段有间隙,表示脾胃消化一直不好,也有些是年轻时饮食问题。指跟尺侧弯曲,中医叫“胆热证”,不能生气,不能受凉。嘴唇发黑,胆囊有炎症或结石造成的,即西医叫“胆汁反流性胃炎”。

 

3.中指(心、小肠):

 

    指尖歪,心脏有实质性问题,自己要注意,建议做心脏彩超,以避免隐形心脏病。向桡侧弯曲,心阳虚,心动过缓;向尺侧弯曲,心阴虚,心动过速。所有手指远节指骨段歪,属脏腑实质性问题。整个中指弯曲,心功能失调。若自己很好,向上追查父母心脑血管系统是否有问题。近节指骨段弯曲,小肠有炎症,小肠吸收功能失调。

 

4.无名指(肺、大肠):

 

    远节指骨段弯曲,肺部有实质性问题,肺炎、支气管炎。整个无名指弯曲,上呼吸道、喉、气管有问题。近节指骨段弯曲、发痒、压痛,大肠疾病,结肠炎、便秘。

 

5.小指(肾、膀胱):

 

    远节指骨段弯曲,一般向里歪的多,说明肾脏、生殖系统可能有问题。如:男性前列腺炎,女性妇科病。整个小指弯曲,肾脏功能失调。近节指骨段弯曲,泌尿系统问题。

 

    下面我们讲讲用简单的方法调整身体。

 

    手是我们身体使用最多的器官,生活、学习、交往都离不开手。在手部操作最方便,易学,易用,无副作用。不受时间、季节、地点、环境约束、限制。

 

1.怎样取暖,提高免疫力

 

    弘扬国医,贵在传承。过去感觉冷,搓手心取暖,是错误的。我们看动物都有一个本能,猴子都是搓手背。实际上搓手取暖,都在手背。“金沙水拍云崖暖”,金为肺,沙为土、为脾,水为肾,肺脏紧贴背部,肾脏也在腰背部,五脏热了,全身也都热了。试一试,用一只手掌心搓另一只手背,脊背就感觉热了。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肾为先天之本”,“肾气足,百病除”。“脾是后天之本”。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三个脏器调节好了,免疫功能就提高了。

 

    教一个养肾的简单方法:站立,双手放在背部命门穴位置,手心相对,踮脚跟 5 分钟(“命门穴”,督脉,与肚脐相对位置)。

 

2.口干

 

    在左手虎口部,用右手拇指近节指骨段与远节指骨段连接横纹压住虎口边缘,拇指指腹所压部位,即为脾脏反射区。右手拇指指腹轻贴在脾脏反射区,用浮摸法顺时针旋转揉动,口腔内口水就会增多,就是津液(金津玉液)。逆时针旋转揉动,口水就会减少。

 

3.祛皱纹

 

    用一只手拇指、食指指腹,在另一只手中指指背部近节指骨段(面部反射区)往上推(向心方向),左、右手各推3 分钟。配合方法:早上洗脸,用双手五指指尖弹面部,松开面部肌肉,使水分充分分散到每个细胞,皮肤就能紧凑。这就是“开穴”。再介绍一种体会“开穴”的感觉。站立踏步走一会儿,双手下垂,摸到裤缝,一只手中指稍微勾回,轻轻压腿部,再慢慢向下伸直,再抬动腿,感觉双腿是否不一样(“风市穴”,足少阳胆经)。

 

4.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大脑皮层过分兴奋产生的血压增高)手法:一只手与心脏同高,五指分开,掌心朝下。用另一只手拇指和中指的指腹,轻轻贴浮于该中指两侧,轻轻地从指尖向指根推动,绕小指返回。做3 分钟,一次一秒,速度一致。做完一只手再做另一只手,动作要求、操作方法同前。共6分钟。做完血压可降510个毫米汞柱。也可给家人做。一天做3次。根据人体生物钟最好早上9点前、中午 11 点、下午 2 点、下午 5 点后做。平时所用降压药不能停,随着病情逐渐好转,逐步减药量,贵在坚持。就像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要逐步适应。

 

5.高血脂

 

    手法:双手五指相对,摩指尖(指肚,血脂反应区),转摩10圈。转10圈后,一只手与心脏同高,五指分开,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拇指和中指指腹轻轻贴浮于该中指两侧的上缘(赤白肉际的上方),轻轻地从指尖向指根推动,推2分钟。两手 4 分钟。食疗:白萝卜(水萝卜)一根,按病人拇指尖到中指尖长度同长短,自身一扎长。切两段,分开榨汁。上午喝上半头部,下午喝尾部。空腹喝。每月连喝5 天。

 

6.退行性膝关节炎

 

    手法:用小棒在无名指(腿反射区)掌侧面近节指骨段与中节指骨段连接处(腘窝反射区)滚动。每次一分钟,活动韧带,时间长了韧带就有弹性了。

 

7.外伤性膝关节炎

 

    韧带长时间不活动,萎缩。害怕受凉。手法:(1)双手轻柔膝关节,不让其受凉。(2)用小棒滚动“腘窝反射区”和受伤部位相应的反射区。滚动腘窝时,首先调整韧带,再调整受伤部位。

 

8.感冒发烧

 

    受风感冒。在无名指与小指间“液门穴”(即手少阳三焦经荥穴),用手指向指尖方向推2分钟,双手共4分钟。发烧,点按“下都穴”(腋下反射区),斜向指尖方向,2分钟(“下都穴”,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手背处,微握拳,无名指与小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另一种方法,向心方向推手背9 次可治感冒。小孩风寒感冒,可在左手手心偏左一点,使劲按揉。病毒性感冒。掐按手腕部上下身淋巴腺反射区,手掌朝下,指尖向下(上身淋巴腺位于手部第五掌骨底与腕骨相接尺侧的凹陷处。下身淋巴腺位于手部第一掌骨与腕骨相接桡侧的凹陷处)。

 

9.糖尿病

 

    患糖尿病,不能喝茶、饮料、酒,要多喝白开水。红茶有脱钙作用,茶、饮料含有脱水剂。治疗手法:在无名指的桡侧,用另一只手拇指轻轻地从指尖向指根推动,推4分钟,越轻越好。另一只手也推 4 分钟。再在手部“腕骨穴”(腕骨穴,手太阳小肠经原穴,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凹陷处,赤白肉际处)。顺时针方向旋转揉 34 分钟。双手 68 分钟。食疗方法:苦瓜两根,黄瓜一根,榨汁饮用。苦瓜最好病人亲自购买,按病人拇指尖到中指尖长度同长短(一天量)。连服9 天。

 

10.冠状动脉硬化

 

    治疗手法:在心脏反射区顺时针按揉一下,向心方向刮一下,每次 35 分钟,每钟 72 次。食疗:3碗水,3头大蒜,熬成一碗,加一点黑糖,服用。碗口大小按自己双手拇指与食指围成的圆形大小。大蒜带皮洗净,服用时捞出。黑糖,(不要红糖)用量按自己5个手指捏一下(一天量)。每月连服 7 天。

 

11.便秘

 

    有很多老年人便秘,是长期坐姿不动造成的。特别是晚饭后不运动,肠道不蠕动,肠内造成气体积聚于升结肠、降结肠与横结肠连接的两个拐弯处,慢慢膨胀,吸收水分,僵硬,排不出去。这种情况下用一种错误的手法,顺时针方向推揉大肠,越揉越积,反而排不出去。应该先逆时针方向推揉一会儿(36 次),使肠内空隙增大,气体流动,肠蠕动增加,再顺时针揉动(36次)。再双手在腰部肚脐上两侧,揉动横结肠两边的拐弯处,排出气体,就能解决便秘问题。再一个方法是:揉、捏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根部,一揉一捏(近节指骨段,升结肠、降结肠、直肠反射区,五指简易诊断法的胆、小肠、大肠),马上就有排气的感觉。治疗便秘效果也很好。

 

12.失眠(胃脘食滞性失眠)

 

    治疗手法:推大拇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推。先在指腹面从指尖推到大鱼际(脾、胃),再从虎口绕到指背面第一掌骨尺侧,从虎口缘推到掌骨跟虎口深处(第一掌骨段尺侧为睡眠区)。然后双手再按两中指的指肚,捏12 分钟,再捏食指的指肚,23分钟。睡觉前推,每次 35 分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