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头,并不只是“天尽头”
- 索引:502
- 发布时间:2018-11-13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成山头,并不只是“天尽头”
日出成山第一晖,
中国海岸东极地。
天尽头,天尽头
上天梯,走天路
仙人指路无尽头。
成山头,又称天尽头,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是一块突出于大海之中的陆地,也是中国海岸线最东端,同时还是中国大陆最早看见日出的海上高角。
日主祭祀之地
八神,分别指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
其中日主的祭祀之地就在成山,曾有诗中记载:“日主祠在海东岸尽处,过祠不复有岸。”
成山头自古就被认为是日主居住之地, 据《史记》记载,姜太公助周武王平商定天下后,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
成山头有着漫长的历史与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率领文官武将东巡至成山头,望着仙山云雾缭绕,大海烟波浩渺,浩瀚无垠的大海,海天一线没有边际,便认为到达了天的尽头,遂令丞相李斯撰写了“天尽头秦东门”,并立碑于成山头顶峰,从此这里被称为“天尽头”。
天尽头是一块充满了神秘感的土地,也是一块充满了恐怖传说的土地。关于天尽头,人们最广泛的传说是,秦始皇东巡到了天尽头,不久就死在回京的途中;有些著名政治家到过天尽头,结果回去后就先后下野。于是,人们把这里视为一片不祥的土地,在人们潜意识里,天尽头带给人们的不但是神秘,而且是恐怖,它似乎充满一种神奇的力量,是一种魔咒,是一种神奇,是一种政治人物的末日之路。
不知多少年之后,秦皇“天尽头”碑摔入东海,成山头上空遗碑座。此后,便有些庸俗的达官贵人,粗鄙的殷商巨贾,认为“天尽头”不吉利,不敢前来游览。意思就是到了头了,很不吉利,天尽头,尤其是考验着一些仕途达官贵人的信仰力,总冥冥之中感觉到了这里人生也就到了尽头,谁敢触碰。
史书上同样记载,汉武帝刘彻也曾到过天尽头,但刘彻不但没死,而且却很长寿,在古代的帝王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刘彻没有短命,而且当皇帝也当得痛快,他在位时,汉朝极为强盛,疆域得到开拓,国力也十分强盛。
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万里、乔石 、彭真、田纪云等以及国内外著作家、艺术家先后到此观光。
**bang同志还亲手题写了“天尽头”、“心潮澎湃”七个字。”。“心潮澎湃”四个字苍劲有力,刻在一块高4.65米、宽2.48米的花岗岩石上,立于贵宾楼东侧,与屹立在大海中的“天尽头”石碑遥相呼应。据说他提完“天尽头”词后政治上就走下坡路,先丢官后去世,一路不顺,后来**来到这里,后果也不好。当时**bang提完字总觉得有些异样,于是在不远处又提了”心潮澎湃”,但这也没能挽回厄运.所以高级官员都怕来这里.。
俗语说,姜子牙在此,百无禁忌。把姜子牙放在天尽头,这万顷碧波,这惊涛骇浪,除了带给人们以无穷的美感外,恐怕还会带给人们无穷的吉祥的祝福了。历史上姜子牙助武王伐纣得了天下,武王把齐国封给他,姜子牙从此成了齐国的老祖宗,这天尽头,自然也属于他的领地了。姜子牙作为一方军政首领,自然不会不到这里巡游过。他老人家一生也算是功果圆满,也是吉祥如意的。天尽头的魔咒,对他也毫无效果了。
盛世登临天尽头,古今变幻海波浮。
不明秦汉兴亡故,难御东瀛钓岛谋。
自古镌碑天尽头,烟波浩渺显风流。
官家寸土应铭记,莫使豺狼随意谋!
“不沉的战舰”刘公岛,并不仅仅是个岛,
刘公岛为山东省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刘公岛因为扼守京津门户,横踞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是东陲海疆的军事重地。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就诞生于此,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著名的黄海海战发生地。
“人间仙境”蓬莱阁,
“上清宫” 又名“三清殿”,原建于唐开元年间,现存“重修三清殿碑”系明隆庆六年(1572年)立。供奉道教最高三尊神,即元门鼻祖,玉清元始天尊手拿红,象征红元时代;上清灵宝道君手拿太极图,象征混元时代;太清太上老君手拿扇子,象征太初时代。
上清宫门上的对联“开天辟地” “炼海烧山”,取自上联:“按南辰定北斗开天辟地”,下联:“立五行分八卦炼海烧山”,语意深邃,包含宏富,歌颂了道教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元门鼻祖”,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人间有仙境,得道在蓬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