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季氏泓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最新动态 > 观天·察地·阅人
0

道家第一洞天•《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发祥地“王屋山”(+龙门石窟)

  • 索引:517
  • 发布时间:2019-05-23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道家第一洞天·《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发祥地“王屋山”(+龙门石窟)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愚公移的就是这座山“王屋山”!应该是子子孙孙没有移完就放弃了先祖使命,才得以保留下来这座王屋山!

    王屋山是中条山的分支山脉。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运城市垣曲县等市县间。为《列子》载《愚公移山》的故事处。山势巍峨,林木繁茂。多道观宫庙。南麓有愚公洞、愚公井、愚公壑等胜迹,并有挖掘痕迹。阳城县南的鳌背山、析城山、砥柱山均属王屋山系。

    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高高耸立于太行南端,主峰之巅有石坛,有这“太行之脊、擎天地柱”之称,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故又称天坛山。

    它以天坛峰为中心,前有华盖峰开道,后有五斗峰压阵,左有日精峰、右有月华峰簇拥,这一峰突起。群峰相拥的通天拔地之势,独具“王者风范”,被誉为“道镜极地”,因此成了道家人物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的理想场所。

    魏华存《清虚真人王君传》称其师王褒得道后,被封为“太素清虚真人,领小有天王、三元四司、右保上公,治王屋山洞天之中”。故王屋山又称小有清虚之天,被列为十大洞天之首。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云:“元始天王曰:夫小有洞天者,是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也。”

    唐代高道司马承祯所著的《上清天宫地府经·天地宫府图·十大洞天》曰:“第一王屋山洞,周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在洛阳河阳两界,去王屋县六十里,属西城王君(王褒)治之。” 中把天下名山大川分作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王屋山被列为“天下第一洞天”号“小有清虚之天”,从此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宗首地位。

    王屋山是以道教文化为主要文化交流,是一所道教文化的道教圣地。道教是中国发展起来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以黄帝、老子 学派思想基础的“黄老道”发展而来的,拥有浓厚的汉民族思想 和信仰特色。

           

《云笈七签》原文

张君房

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

◎天地宫府图并叙 ──银青光禄大夫真一先生司马紫微集

 

    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元皇先乎象帝,独化卓然,真宰湛尔,冥寂感而通焉,故得琼简紫文,方传代学;琅函丹诀,下济浮生。诚志攸勤,则神仙应而可接;修炼克著,则龙鹤升而有期。至于天洞区畛,高卑乃异;真灵班级,上下不同。又日月星斗,各有诸帝,并悬景位,式辨奔翔,所以披纂经文,据立图象,方知兆朕,庶觌希夷,则临目内思,驰心有诣,端形外谒,望景无差。乃名曰《天地宫府图》。其天元重叠,气象参差,山洞崇幽,风烟迅远,以兹缣素,难具丹青,各书之于文,撰《图经》二卷。真经所载者,此之略备;仙官不言者,盖阙而未详。

 

    △十大洞天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第一王屋山洞

    週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在洛阳、河阳两界,去王屋县六十里,属西城王君治之。

    第二委羽山洞

    週回万里,号曰大有空明之天。在台州黄严县,去县三十里,青童君治之。

    第三西城山洞

    週回三千里,号曰太玄总真之天。未详在所,《登真隐诀》云,疑终南太一山是,属上宰王君治之。

    第四西玄山洞

    週回三千里,号三元极真洞天。恐非人迹所及,莫知其所在。

    第五青城山洞

    週回二千里,名曰宝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县,属青城丈人治之。

    第六赤城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台州唐兴县,属玄洲仙伯治之。

    第七罗浮山洞

    週回五百里,名曰硃明辉真之洞天。在循州博罗县,属青精先生治之。

    第八句曲山洞

    週回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坛华阳之洞天。润州句容县,属紫阳真人治之。

    第九林屋山洞

    週回四百里,号曰尤神幽虚之洞天。在洞庭湖口,属北岳真人治之。

    第十括苍山洞

    週回三百里,号曰成德隐玄之洞天。在处州乐安县,属北海公涓子治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