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季氏泓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 最新动态 > 观天·察地·阅人
0

道家第六洞天·赤城(天台山)玉京洞(+西子游)

  • 索引:516
  • 发布时间:2019-05-22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道家第六洞天·赤城(天台山)玉京洞(+西子游)



       在北宋张君房编纂的道家经典著作《云笈七签》一书中,将天下最负盛名的胜地列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天台是我国东南道教的圣地,境内的赤城山玉京洞享有第六大洞天之称。

       赤城山又称烧山,在浙江天台西北,为天台山南门。海拔306.5米,为丹霞地貌,是历代高僧名道的修身之处,济公活佛故里。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山有石洞十二以紫云洞和玉京洞最著。山顶有赤城塔,为南朝梁岳阳王妃所建。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元邑人曹文晦形容为: “赤城霞起建高标,万丈红光映碧寥。美人不卷锦秀缎,仙翁泻下丹砂瓢。”故有“赤城栖霞”之称,为天台八景之一。

       浙江省东中部天台县境内的天台山,是中国浙江省东部名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于世。东连宁海、三 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是驰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亘浙江东海之滨,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 以“佛宗道源,山水灵秀”而著称,且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赤城山位于天台县城西北处,高约400米。山顶巍峨矗立一座四角七级“赤城塔”,相传是南北朝梁代岳阳王妃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它不仅是浙江最古老的名塔,也是天台县的象征。旧时,台州称赤城郡,天台县叫赤城,都是因山得名。赤城山,形如城堡,四壁陡峭,因岩呈赤色,望之如霞,故有“赤城栖霞”之称。由于砂砾岩受断裂和风化的影响,形成岩层井然、洞穴众多的特殊地貌。山的东南面有12个天然岩洞,风光各具一格,其中以紫云洞和玉京洞最负盛名。

    玉京洞

       又名赤诚道院。悟月楼循游步道拾级而上,须臾便可达玉京洞。山门朝西,上悬“第六洞天”匾额(现改为赤城道院)。门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取唐山水诗名家王维的诗句,道出洞内环境的清幽。1936年,蔡元培游此,曾手书对联一副:“山中习静观朝槿,竹下无言对紫茶。”上联相同,下联不同,别有意趣。门内为一面积近100平米的院子。屋因穴结、水洒岩唇,丹壁翠柏,交相辉映,古井岩笋,融为一体,极其古朴清幽。玉京洞就隐于丹崖之中。洞高10余米,宽20余米,深7米。洞内供奉道教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像。供桌下有一块近1米见方、雕刻有莲花的青石板,传为魏夫人升天之时,“地上突涌金莲台”的遗址。昔时此“莲花石板”上供有魏夫人立像。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曾来玉京洞游览,如夏竦、余爽、洪适、王十朋、杨维祯、曹文晦、范理、许君微、徐霞客、潘耒、齐周华、康有为等,皆留下不朽诗文。其中宋胡融的《炼丹井》诗:“藓石已摧剥,云萝见清幽。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颇具新意:名句“举瓢酌寒泉,一勺消百忧”竟使后来玉京洞者,鲜有不饮丹井之水的。炼丹井就在玉京洞前的院子里,井水清洌甘甜,确实非同寻常。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苏轼的这首小诗而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作者:【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湖上有水仙王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