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解“倒五行”
- 索引:551
- 发布时间:2020-11-08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了解了解“倒五行”
五行颠倒,最早源于道教的丹道之术。道教认为修道能逆转五行生克之序,超越自然规律的束缚而成仙。道教此说仅用于修仙,不针对常人。但医家从中得到启发,将五行颠倒引入到五脏关系中来。
温病大师叶天士《温热论·外感温热篇》开篇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显然这段经典是对临床实践的总结,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多由口鼻进入人体,肺为五脏之华盖,位置最高,邪必先伤,心与肺同居上焦,肺卫邪热不传中焦,则可横逆而内陷心包。
若从倒五行来看,是肺金反侮心火,颠倒相克在温病病机中的应用。
清代医家陈士铎提出一系列“五行颠倒”关系,包括“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不全生”、“不全克”、“不敢生”、“不敢克”等,他还主要讨论五脏关系中的特例。倒五行,陈修园称为“颠倒五行”。包括倒相生、倒相克、倒生克等内容。
另一医家程芝田则明确地认为生克顺序是可逆的,他说:“金能生水,又能克水,气滞则血凝也。水能生木,又能克木,水多则木腐也。木能生火,又能克火,木郁则火遏也。火能生土,又能克土,火烁则土燥也。土能生金,又能克金,土裂则金销也。”“虽金可克木,亦可以生水以养木;木可克土,亦可以生火以培土。土可克水,亦可以生金以资水;水可克火,亦可以生木以壮火。火可克金,亦可以生土以化金。” (《医法心传・颠倒五行论》
程芝田将这些认识规律化,而不仅仅作为特例看待,他还从五脏关系上进行了具体说明。 从逻辑上说,“五行互藏”与“五行颠倒”动摇了早期五行学说的两个基本法则,即五脏与五行的单一对应性和五行生克的有序性。尽管它在形式上仍然采用五行,但其内涵已经有本质上的不同。
1、倒相生。可称“反生”。
金能生水,水亦能生金,肾为先天之本,肾阴是全身的阴液之本,亦是肺阴之本。“金能生水,水能润金,”滋养肾阴以清肺燥。
木能生火,火亦能生水。“肝藏血,心行之”,心血充,肝血藏。肝寒木腐,必须益火暖肝,火旺促进肝疏泄。
火能生土,土亦能生火。少火生气离不开中土化源不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土能生火。
土能生金,金亦能生土。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两者相互促进。治病中补金气以生土,以助相傅之官以实仓廪。
2、倒相克。亦称反克,反侮。从五脏病理说明。
金能克木,木亦能克金。肝木过旺则侮肺金,木气有余,化火刑金,也称“木坚金缺”。表现在人体就是是肝木气血充盈,荣通百脉,升发清阳,肺金才得以将津液气血肃降输布。
木能克土,土亦能克木。脾气过实反侮肝木,称为“土重木折”。
土能克水,水亦能克土。病症中的诸湿肿满,可由肾水泛滥,脾土无权所致。
水能克火,火亦能克水。生活中水多火灼而沸腾飞散的现象,病症中亦有相火煎熬而肾水烁伤的临城表现。
火能克金,金亦能克火。对于疾病中的火邪炎上,非清金不能治其冲逆。
3、倒生克。
金能生水,又能克水。水赖金生,金多水浊。水出高原肺脏,若水道不能通调,水病必生,上源不清,下流必浊。
水能生木,又能克木。木赖水生,水多木漂。肾主水而涵肝木,水多木腐而疏泄不利。
木能生火,又能克火。火赖木生,木多火炽。若木郁不达,则火亦郁遏,治法为达风木,顺其火喜中空而恶实。
火能生土,又能克土。土赖火生,火多土焦而万物不能生。
土能生金,又能克金。金赖土生,土多金埋。脾土过实,运化不固,肺反受害。行气治脾实。
4、倒五行的相隔治法:
一般迁延性肝炎水肿病人,多出现肝寒木腐,易生风而不生火的证候,治宜益火而养肝,此母病先补其子。
益火有心火与相火之分,由于脾土寄少阳相火而生,阳明胃土随少阴心火而旺,故补相火亦补脾土;补心火亦益胃土。
前者补肾阳气,既补火又生水养木,木旺火盛,此为隔三疗法。后者养心而健脾胃,为隔二疗法。
5、倒相克的相隔疗法:
木克土为顺,倒相克是土克木。脾土健旺,肝火自平,中间经过土旺生金,金盛制木的隔三疗法。
还可隔二用生火培土以制约肝木,尤适用于迁延性肝炎证,面色黯淡,畏寒憎冷,四肢不温,大便稀溏,遇冷肝区隐隐作痛。逢暖则缓的阳气偏衰。
若脾土不克肾水,多因肾阳虚衰,水无所主,反侮脾土,出现水肿胀满见证。治则以固肾为要义。
若肾水不克心火,多因肾阴不足而心火偏亢。滋肾阴。
若肺金不克肝木,常因肝气郁结化火,气火逆乘于肺,而致气逆咳嗽,亦称木火刑金。
对于很多疑难杂症,传统医学顺五行的思路是治不好的,那何不试试逆五行的思路?传统中医的理论基础和视野是需要进步和开阔的,颠倒五行理论或许能为医学界难题的突破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其实最开始的医术和巫术是分不开的,后来把古代医术中的符咒等神神乎乎的东西去掉,剩下的慢慢演变成为现在中医,也就是说中医其实是从道医分离出来的。
古代有道家认为人的五脏分布位置按五行分析,是有多种分法的。目前的五行实际上是有特定条件的,符合常理,但不一定符合非常理。所谓不一定合理主要就是“水”在下而“火”在上,这团生命之火在水上是燃烧不久的。所以,人会得病,人会死。但人体已经是这样了,常人只能顺着自然的安排,活着。这就是“顺成人”的意思。
道教认为,如果改变了人的五脏的这种五行关系,使“火”在下,就是水和火颠倒一下,生命之火就有根基,人就可以长生了。
颠倒五行就是所谓“逆成仙”的基本思路。